不論是青春期留下的痘疤,或是隨年齡而來的暗沉、斑點與膚色不均,PicoHolic 蜂巢雷射(蜂巢皮秒)都能提供有效改善。市面上機型與價格眾多,常見疑問包括「皮秒雷射」、「淨膚雷射」與「蜂巢雷射」差在哪?本頁將以淺顯方式說明蜂巢皮秒的原理、功效、與傳統差異、優缺點、術後修護,幫你找到適合的保養路徑。
蜂巢皮秒(又稱蜂巢雷射)是在皮秒雷射系統上,額外加上專利設計的蜂巢瞬效透鏡(Focus Lens Array,俗稱「蜂巢探頭」)。當皮秒雷射的超短脈衝通過此透鏡後,能量在局部被大幅聚焦(約 10–20 倍等級),並以規則蜂巢圖樣分佈至真皮層,帶來更強的光機械作用,進一步處理凹疤、凹洞、粗大毛孔與細紋。
市面常見機型(例如 PicoSure、PicoWay 等)可搭配蜂巢探頭使用;實際參數因人而異,須由醫師評估設定。
蜂巢瞬效透鏡將皮秒脈衝聚焦於真皮層,形成雷射誘發光學擊穿(LIOB, Laser-Induced Optical Breakdown),在皮膚深層產生許多微小「空泡」。這些空泡不會破壞表皮,卻能啟動肌膚的自我修復機制,促進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新生,因此對於凹疤、毛孔與紋理特別有感。
同時,皮秒等級的超短脈衝以光震波(光機械效應)粉碎黑色素,相較傳統以熱為主的光熱效應,熱擴散較少、反黑風險相對降低、恢復期更短。
以雙波長設計(常見 532 / 1064nm)可同時處理紅、黑色素議題;實際能量、點距與發數由醫師依膚況微調。
項目 | 蜂巢皮秒(PicoHolic) | 傳統淨膚雷射 |
---|---|---|
作用機制 | 皮秒光震波 + 蜂巢聚焦(LIOB) | 奈秒/毫秒級光熱效應 |
熱傷害/反黑 | 相對較低、不易累積熱 | 相對較高,熱累積可能較明顯 |
紋理/凹疤 | 因 LIOB 促進膠原新生,改善度佳 | 改善有限,需多次累積 |
見效/恢復 | 見效快、恢復期短 | 恢復期較長、限制較多 |
療程次數 | 常見 3–5 次為一療程 | 通常需要較多次 |
實際療效因個體差異而異;醫師會依膚況、色素深淺與需求調整能量與治療間隔。
情境 | 較推薦 | 說明 |
---|---|---|
「月球表面」凹疤、粗大毛孔、深層斑點 | 蜂巢皮秒 | 蜂巢透鏡能量聚焦,啟動 LIOB,對紋理與深層議題較有感。 |
改善膚色不均、淨白提亮 | 皮秒雷射 | 精準粉碎淺層黑色素,對斑點與暗沉明顯。 |
想要快速整體提升 | 兩者合併 | 常見作法為交替或同日不同區域設計,由醫師客製參數與間隔。 |
雙波長(如 532/1064nm)可同時處理紅、黑色素;實作上會依膚況調整點距、能量、通過數與療程序列。
依個人膚況而異,多以 3–5 次為一療程;實際次數以醫師評估與追蹤反應為準。
蜂巢皮秒以皮秒等級的光機械效應為主,熱累積較低,反黑風險相對降低。仍應遵從術後照護(保濕、防曬),避免強烈日曬與去角質。
多數人僅輕微泛紅,通常當日或隔日即可恢復日常作息;是否可上妝由醫師與護理師依膚況建議。
孕期、嚴重皮膚發炎、近期服用光敏藥物或剛接受強烈日曬者,需延後或經醫師評估再進行。
本頁內容僅供衛教參考,實際療程由醫師評估為準。